首页 | 社区 | 博客 | 招聘 | 文章 | 新闻 | 下载 | 读书 | 代码
亲,您未登录哦! 登录 |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编程爱好者网站新闻 - 正文
 
 

频遭收购 开源数据库如何转变市场角色

4507 次阅读 | 发布时间:2007-10-11 | 向本站投递新闻
打印文章
2006年年初,甲骨文收购了位于加州的开源数据库提供商Sleepycat。并在这之后,甲骨文还试图收购另一开源数据库厂商MySQL——在“开放源代码商业会议”上,MySQL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表示希望“保持(MySQL)公司的独立性”而拒绝了甲骨文的“好意”。甲骨文对开源数据库的动作还包括2005年对InnoDB的收购。 

2006年年初,甲骨文收购了位于加州的开源数据库提供商Sleepycat。并在这之后,甲骨文还试图收购另一开源数据库厂商MySQL——在“开放源代码商业会议”上,MySQL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表示希望“保持(MySQL)公司的独立性”而拒绝了甲骨文的“好意”。甲骨文对开源数据库的动作还包括2005年对InnoDB的收购。InnoDB采用GPL许可协议,被捆绑在MySQL数据库中。甲骨文在收购后表示,将继续保持InnoDB和MySQL之间的关系。与此相似的是,IBM曾在2005年的LinuxWord大会上把自己的关系型Java数据库Cloudscape作为开源产品发布给了ASF组织(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并为此建立了一个“Derby”开源项目。 

意图收购MySQL,一方面印证了甲骨文的“收购式”市场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看出开源数据库产品和厂商对于高端商业数据库产品市场和厂商的冲击和影响。虽然收购MySQL未果,但可以从中窥探到甲骨文对开源数据库带来的影响所做出的反应。 

与甲骨文的高端市场领地不同的是,MySQL的产品领地是低端市场,尽管如此,二者之间还是存在重叠部分,甲骨文和MySQL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甲骨文自己很清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不会失去企业级商业数据库产品的大客户群和市场份额,业界分析认为甲骨文试图收购MySQL的明显意图在于打开具有相当规模的中低端市场。开源数据库自身的产品功能特点和免费购买价格着实吸引了中小企业的用户,并且,全球的知名大公司中除了在自己的总部与核心业务中应用主流企业级数据库外,在其分公司和日常业务中也在应用开源数据库。据AMR Research之前的调研报告显示,已经有43%的企业中在核心业务中使用开源数据库产品,而将来计划在核心业务中采用开源数据库产品的企业占37%。随着各类型企业对开源数据库产品的使用和试用,以及开源数据库产品自身功能的完善,开源数据库的使用率和市场份额将会逐渐提升,据分析师Yuhanna预测,伴随着旧式数据库应用向开源的转移,至2008年,开源数据库产品相关的销售额会升至约10亿美元。 

不仅传统商业数据库巨头对开源数据库提起了重视,开源数据库厂商本身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MySQL公司的CEO Marten Mickos曾表示,MySQL是最为经济实惠的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可以替代MySQL的产品。Mickos还乐观的预测到,在未来,所有的数据库厂商将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数据库市场。Mickos表示,MySQL不希望把甲骨文干掉,MySQL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开发和服务一个新的市场。Mickos所指的“所有厂商”当然包括甲骨文、IBM这样的巨头,而“数据库市场”自然指全部高、中、低端市场。MySQL试图提高自己的市场定位,转换公司的角色,MySQL本身是秉持着与数据库巨头合作的态度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而不是“谁吃谁”的心态,这就不奇怪MySQL为何拒绝甲骨文的收购了。 

另外,媒体业界和分析届也很看好开源数据库和MySQL,有分析人士称,甲骨文、IBM的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很强大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只有40%被客户所应用,现在的一些企业正在寻求“瘦身”,所以那些60%的“多余”功能完全可以去除掉,而与之对应的开源数据库产品所追求的目标是用10%的投入实现90%的理想。甚至有声音说MySQL将会成为上市的开源巨头。对于此种声音,Mickos坦言:“这种想法很吸引人,但是我们不会操之过急。” 

数据库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甲骨文、IBM正在收购或提供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免费数据库产品,而MySQL、Ingres和EnterpriseDB等公司则在试图开发高端开放源代码数据库产品。“免费、开源”似乎在市场中响彻一片,但这个市场是一个商业的市场,无论是MySQL还是甲骨文,大家都要“在商言商”,都是依靠盈利为目的的商家,而不是慈善机构——诚然,依靠公司盈利使个人资产达到一定数目后,个人可以投身慈善事业。 

开源数据库的影响力首先体现在中小企业的应用领域。开源数据库产品可以免费下载,或者用户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得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数据库产品。中小企业的IT成本预算要求这些企业在选择IT产品时需要再三斟酌,多几种考虑和选择,而相对于对中小企业而言功能过于“强盛”的主流企业级数据库,开源数据库无疑是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开源数据库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基本数据库应用要求,例如:信息的有效保存、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开源数据库可以解决中等负载量的商业应用程序的需求。Sun公司前任CEO Scott McNealy曾对媒体表示:如果企业用户想节省自己的可以开支,他们完全可以考虑使用开源数据库(MySQL)。 

IT预算和开支是所有类型的企业都要考虑的企业运营因素,并且这个因素正在逐渐“瘦身”。大型企业中IT成本的影响作用尤其明显,以负责处理索尼公司互联网游戏业务的索尼在线娱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06年初选择使用的开源数据库产品就是出于成本考虑。该公司副总裁Herman表示:“如果在四五年前你告诉我开源数据库的事,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对开源产品充满信心。” Forrester调查公司的高级分析师Michael Goulde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要回答大量的对开源数据库的咨询,以便寻找到一种减少IT成本的方法。” 

IT成本的瘦身以及开源数据库的不断自我完善等因素,使得一些高端大型企业也选择使用开源数据库,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Yahoo、Google都在应用开源MySQL数据库,在国内新浪和网易也是开源数据库的用户。 

开源数据库的用户群体正在扩大,已由对高端企业级的蚕食变成了冲击。开源数据库厂商已经对甲骨文、IBM等巨头产生了威胁。分析届有人认为低成本、免费的开源数据库时代即将来临,而传统的数据库销售模式也会因为开源数据库而发生改变。开源数据库对市场的渗透方式不同于Linux渗透服务器市场。当初,Linux的出现对商业版权软件的“抗衡”,而现在,是商业版权数据库厂商对开源数据库厂商的“抗衡”,并且抗衡的难度也在加大。以前对开源数据库的攻击点主要在于它没有稳定的技术支持,但是现在一些大型厂商开始提供对开源数据库产品的免费技术支持。目前,Novell、HP等公司已经在销售MySQL的数据库产品,并提供免费技术支持服务。开源数据库的发展完善,以及技术支持厂商的加入,使得甲骨文、IBM、微软等不能坐视不理。巨头公司“不约而同”针对中小企业发布了低端数据库产品:甲骨文公司提供了每用户近150美元的数据库产品,该产品现定服务器CPU数目为1,除此之外,其他功能与高端产品没有区别;微软公司则推出一款增加了典型高端功能的免费数据库产品。而IBM则把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开源。 

开源数据库的角色转换 

开源数据库的影响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开源数据库产品终究是诞生于“开源人”之手。做为开源的狂热者,这些开源数据库的开发者在设计产品时始终是出于开发者的前提,而非专门针对产品用户的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开源数据库相对于大型商业数据库的在功能上的欠缺。主流开源数据库MySQL和PostgreSQL已经分别存在了10年和20年,而它们的主流用户却仍然定位在中下企业用户。 

开源数据库的“开源”特点为其带来的价格优势成就了开源数据库的应用和市场,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虽然IBM把自己的Cloudscape贡献给开源社区,公司官方论调称是希望借助开源社区的开发者的人气和群策群意的技术优势,但是,这只是表明了IBM对待开源,对待开源数据库的一种态度,是IBM在开源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甲骨文在推广自己的收购战略的同时,几次三番的“青睐”开源数据库,其目的或许是通过收购来限制与自己存在竞争关系的开源数据库在功能上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开源数据库的多数据处理能力。微软公司依靠SQL Server系列产品占据数据库市场的第三位,SQL Server起初的定位就是中小企业用户,时隔五年,到2005年底微软推出SQL Server 2005,旨在进军高端企业市场。在开源的热潮中,微软此举明显表示其仍然要固守商业数据库市场。 

开源数据库是赢得了一些大客户,但是分析人士指出:MySQL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通过很大的努力才争取到这些大客户的。 

开源数据库厂商和产品如何在市场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是把开源角色转换成商业角色?是仍然持续自己的开源角色?是扮演开源与商业的双重角色? 

开源数据库的商业角色的扮演只能依靠技术支持和服务,但是如果开源产品在完善自我功能以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同时,其技术支持和服务也相应提高了收费标准,这和用户直接购买功能完善的商业数据库还有什么区别? 

至于开源角色的扮演,难道开源厂商想把自己的公司变成慈善机构吗? 

商业与开源角色的混演,就要考虑到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如何应对来自商业和开源双方的压力。 

开源数据库有潜在的市场和空间,但是开源数据库需要考虑以什么样的角色,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在数据库市场站稳。谁最终能够站稳,站稳之后的高度是多少,空间又是多少,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